破局·蝶变 | 纳威尔“三效合一”检测机,智领药品质检革新
时间: 2025-09-24 00:00:00

在制药与保健品行业,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安全。随着剂型日益多样化——从常见的片剂、软硬胶囊,到形态各异的药品,如何确保每一粒药品在封装前均无外观缺陷,成为行业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传统国产检测设备往往受限于技术瓶颈,难以兼容多形态药品的检测需求,更无法实现360°无死角的全方位检验。这使得众多药企不得不依赖进口设备,而高昂的采购成本、漫长的售后响应周期,以及适配灵活性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内制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快速市场响应能力。


 

在此背景下,纳威尔研发团队历经多年技术攻关,终于在光学成像系统、AI缺陷识别算法与多轴联动控制三大核心模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推出的360°片剂/软胶囊/硬胶囊外观检测机,标志着国内药品视觉检测技术迈入新阶段。该设备通过多组高分辨率工业相机阵列与多光谱成像系统协同作业,能够在高速运转中完成对药品多个角度的图像采集,再结合自研的AI智能算法,实现对片剂黑点、软胶囊裂缝、硬胶囊裂纹等细微缺陷的高精度识别。无论是平面还是曲面、透明或不透明材质,该设备均能有效捕捉人眼难以察觉的瑕疵。

 

 

值得深入探讨的是,纳威尔检测机的突破性不仅在于其微米级的识别精度实现了量级跨越,更在于其检测效率的惊人飞跃——高达每小时30万粒的处理速度,将传统设备远远甩在身后。这种高效,源于其高度兼容与柔性化的设计理念。单台设备即可灵活适配不同形状、尺寸与材质的药品,这极大地增强了生产线的快速响应与配置能力,为药企应对多品类、小批量的市场趋势提供了坚实支撑。从技术演进路径来看,此种“三效合一”(精度、速度、兼容性)的一体化架构,无疑正指引着未来药品外观检测的主流方向。它揭示了一个核心议题:在持续追求高速与高精度的极限之外,未来的竞争关键在于如何智能地平衡设备的通用性与针对特定剂型的速度、精准检测需求。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纳威尔的技术突破不仅是单一产品的成功,更折射出中国制药装备行业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转型趋势。随着AI视觉、光谱成像与精密机械控制的深度融合,智能检测设备正逐渐成为药企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节点。未来,随着个性化制药与柔性生产模式的兴起,检测设备将朝着模块化、可重构的方向进化。它们需要更深层次地融入生产线,在数据层面与上下游环节实现无缝联动,最终构建起一个覆盖研发、生产到溯源的全流程智能质量闭环体系。

 

纳威尔的实践充分证明,唯有掌握核心科技,彻底打破外部技术掣肘,才能在高端制药装备领域赢得真正的话语权。这条自主创新之路道阻且长,而纳威尔的下一程,正聚焦于在精度、速度与兼容性这座“三角平衡木”上,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持续探索与迭代。

15387550624
0731-8571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