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工业正经历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式蜕变。作为智能检测领域的破局者,纳威尔科技以"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团队精神,用数年磨一剑的坚守,在药品外观智能检测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的360°片剂/软胶囊/硬胶囊外观检测机,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打破了国外企业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垄断,为中国制药装备自主化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工匠精神铸就技术壁垒
在片剂、胶囊等药品的外观检测领域,传统人工目检存在效率低、标准不统一等痛点,而高精度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核心技术长期被德国、日本等企业掌控。纳威尔团队深谙"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真理,以"毫米级精度、微秒级响应"的技术标准自我加压,研发团队连续三年攻关,在光学成像系统、AI缺陷算法、多轴联动控制三大核心模块实现创新突破。其独创的360°片剂/软胶囊/硬胶囊外观检测机动态检测技术,通过多组高分辨率工业相机阵列与多光谱成像系统协同,实现超高速图像采集,将软胶囊裂缝、硬胶囊裂纹、片剂黑点等细微缺陷的识别精度高度提升。
以创新基因突破产业桎梏
面对国外设备动辄千万元的采购成本与长达一年的供货周期,纳威尔团队构建起"需求-研发-验证"的敏捷开发体系。在360°片剂/软胶囊/硬胶囊外观检测机研发中,工程师深入车间记录数百种缺陷样本,构建起包含数十万张图像的本土化数据库;针对胶囊特有的气泡漏液等问题,开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判定算法,快速提高检测率。更创造了"在线式检测+云端质量追溯"双模系统,使制药企业单线人力成本降低80%,不良品拦截率提升至99.98%。某上市药企应用后,年节约质量成本超上千万元。
以家国情怀重塑产业格局
纳威尔的技术突围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其360°片剂/软胶囊/硬胶囊外观检测机成功研发,迫使进口设备价格下降,供货周期压缩至6个月。更带动国产高速压片机、包衣机等上下游设备的技术升级,形成完整的智能制药装备生态链。目前,纳威尔360°片剂/软胶囊/硬胶囊外观检测机已服务青峰集团山香药业、远大九和、大连美罗等数十余家药企,累计检测药品超数百亿粒。在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以高于行业标准10%的性能参数,实现中国智造反向出口。
从跟跑到领跑,纳威尔团队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微观处追求极致,用专利构筑技术护城河;在宏观处着眼产业,以自主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纳威尔智能科技正以创新速度,推动中国智能检测装备向着"零缺陷、全溯源、自进化"的工业4.0目标迈进。他们的故事证明,当工匠精神与创新基因深度融合,中国制造必将在全球价值链中攀登新高度。